任正非自述:我的父親母親 (一定要讀給孩子聽)

 

  任正非近日在華為總部接受媒體專訪,對近期熱點進行回應。任正非稱,中國將來要和美國競賽,一定要通過教育。重視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重視和尊重教師。

  任正非說,如果教師待遇低,孩子們看見知識多也掙不到多少錢,所以也不怎么想讀書。這樣就適應不了未來二、三十年以后的社會,社會就可能分化。

  我們至少有700名數(shù)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chǔ)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形成這種組合在前進。因此,我們國家要和西方競技,唯有踏踏實實用五六十年或者百年時間振興教育。

  眾所周知,任正非為人非常低調(diào),成熟睿智,是華為的“圖騰”。軍人出身的他知人善任,懂得放權(quán)給各路精英。為了讓員工享受更好的福利,他還開創(chuàng)人人股份制,讓員工參與到企業(yè)分紅當中。

  正值華為高歌猛進之時,他卻具有危機意識,認為這是華為的冬天。這種先見之明,讓很多眷戀在溫室里的企業(yè)家自愧不如。

  全球著名“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認為: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種聯(lián)系有時會影響每個人的一生。

  任正非的許多觀念和行為深受父母的影響。其父母都是駐扎在鄉(xiāng)村幾十年的一線教師,在三年自然災害和政治浩劫中受盡折磨,再加上家里孩子多忙于生計,因此并未刻意教育過任正非,但他們的為人處世之道深深烙在任正非的心里,激勵著他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1

  我的父親母親

  -1-

  上世紀末最后一天,我總算良心發(fā)現(xiàn),在公務結(jié)束之后,買了一張從北京去昆明的機票,去看看媽媽。

  買好機票后,我沒有給她打電話,我知道一打電話她一下午都會忙碌,不管多晚到達,都會給我做一些我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直到飛機起飛,我才告訴她,且讓她不要告訴別人,不要車來接,我自己坐出租車回家,目的就是好好陪陪她。

  前幾年我每年也去看看媽媽,但一下飛機就給辦事處接走了,說這個客戶很重要,要拜見一下,那個客戶很重要,要陪他們吃頓飯,忙來忙去,忙到上飛機時回家取行李,與父母匆匆告別。媽媽盼星星、盼月亮,盼嘮嘮家常,卻一次又一次地落空。

  -2-

  一個普通的早上,媽媽從菜市場出來,提著兩小包菜,被汽車撞成重傷。我身在伊朗,飛機要多次中轉(zhuǎn)才能回來,在巴林轉(zhuǎn)機要待6。5個小時,真是心如煎熬,又遇巴林雷雨,飛機延誤兩個小時,到曼谷時又晚了10分鐘,沒有及時趕上回昆明的飛機,直到深夜才趕到昆明。

  回到昆明,就知道媽媽不行了,她的頭部全部給撞壞了,當時的心跳、呼吸全是靠藥物和機器維持,之所以在電話上不告訴我,是怕我在旅途中出事。我看見媽媽一聲不響地安詳?shù)靥稍诓〈采?,不用操勞、煩心,好像她一生也沒有這么休息過。

  我真后悔沒有在伊朗給媽媽打一個電話。因為以前不管我在國內(nèi)、國外給她打電話時,她都嘮叨:“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體還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皺紋比媽媽還多呢”,“非非你走路還不如我呢,你這么年紀輕輕就這么多病”,“非非,糖尿病參加宴會多了,壞得更快呢,你的心臟又不好”……

  我想伊朗條件這么差,我一打電話,媽媽又嘮叨,反正過不了幾天就見面了,就沒有打,而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如果我真打了,拖延她一兩分鐘出門,也許媽媽就躲過了這場災難。這種悔恨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749562牛bb文章網(wǎng)

  我看了媽媽最后一眼,媽媽溘然去世。

  -3-

  1995年,我父親在昆明街頭的小攤上買了一瓶塑料包裝的軟飲料,喝后拉肚子,一直到全身衰竭去世。

  父親任摩遜,盡職盡責一生,可以說是一個鄉(xiāng)村教育家。媽媽程遠昭,是一個陪伴父親在貧困山區(qū)與窮孩子廝混了一生的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園丁。

  父親穿著土改工作隊的棉衣,隨解放軍剿匪部隊一同進入貴州少數(shù)民族山區(qū)去籌建一所民族中學。一頭扎進去就是幾十年,他培養(yǎng)的學生不少成為黨和國家的高級干部,有些還是中央院校的校級領(lǐng)導,而父親還是那么位卑言微。

  -4-

  我與父母相處的青少年時代,印象最深的就是度過三年自然災害的困難時期。今天想來還歷歷在目。

  我們兄妹七個,加上父母共九人。全靠父母微薄的工資來生活,毫無其他來源。本來生活就十分困難,兒女一天天在長大,衣服一天天在變短,而且都要讀書,開支很大,每個學期每人要交2-3元的學費,到交費時,媽媽每次都發(fā)愁。我經(jīng)??吹綃寢屧碌拙偷教幭蛉私桢X度饑荒,而且常常走了幾家都未必借到。

  直到高中畢業(yè)我沒有穿過襯衣。有同學看到很熱的天,我還穿著厚厚的外衣,就讓我向媽媽要一件襯衣,我不敢,因為我知道做不到。我上大學時媽媽一次送我兩件襯衣,我真想哭,因為,我有襯衣了,弟妹們就會更難了。我家當時是2-3人合用一條被蓋,而且破舊的被單下面鋪的是稻草。

  上大學我要拿走一條被子,就更困難了,因為那時還實行布票、棉花票管制,最少的一年,每人只發(fā)0。5米布票。沒有被單,媽媽撿了畢業(yè)學生丟棄的幾床破被單縫縫補補,洗干凈,這條被單就在重慶陪我度過了五年的大學生活。

  我們家當時每餐實行嚴格分飯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給制,保證人人都能活下來。如果不是這樣,總會有一個、兩個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這句話的含義。

  高三快高考時,我有時在家復習功課,實在餓的受不了了,用米糠和菜合一下,烙著吃,被父親碰上幾次,他心疼了。其實那時我家窮的連一個可上鎖的柜子都沒有,糧食是用瓦缸裝著,我也不敢去隨便抓一把。

  高考前三個月,媽媽經(jīng)常在早上塞給我一個小小的玉米餅,要我安心復習功課,我能考上大學,小玉米餅功勞巨大。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我就進不了華為這樣的公司,社會上多了一名養(yǎng)豬能手,或街邊多了一名能工巧匠而已。這個小小的玉米餅,是從父母與弟妹的口中摳出來的,我無以報答他們。

  “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以后有能力要幫助弟妹。”背負著這種重托,我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將樊映川的高等數(shù)學習題集從頭到尾做了兩遍,學習了邏輯、哲學。還自學了三門外語,當時已到可以閱讀大學課本的程度,終因我不是語言天才,加之在軍隊服務時用不上,20多年荒廢,完全忘光了。

  我當年穿走父親的皮鞋,沒念及父親那時是做苦工的,泥里水里,冰冷潮濕,他更需要鞋子?,F(xiàn)在回憶起來,感覺自己太自私了。

  回顧我自己已走過的歷史,唯一有愧的是對不起父母,沒條件時沒有照顧他們,有條件時也沒有照顧他們。

  爸爸,媽媽,千聲萬聲呼喚你們,千聲萬聲喚不回。

  逝者已經(jīng)逝去,活著的還要前行。

關(guān)注我們微信公眾號: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