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話題:顏氏家訓,家庭教育,為人處世,教育方法
【摘 要】《顏氏家訓》蘊含豐富的學前教育思想,它強調(diào)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對幼兒的教育方式要有愛有教,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要為幼兒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同時重視幼兒的人格教育等。它雖然是一部家訓,但其中的學前教育思想對當今的幼兒園教師也有諸多啟示,希望通過探究《顏氏家訓》中的學前教育思想及對當今幼兒園教學的啟示,本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態(tài)度,借鑒其有益成分為現(xiàn)今學前教育服務。
【關鍵詞】《顏氏家訓》;學前教育;啟示
我國古代的許多思想家、教育家都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中傳統(tǒng)儒家道德思想的教育,有識之士還為子女們編寫了系統(tǒng)的教材,這些教材多為家訓,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就是民間儒家家庭道德教育的代表性讀本。
顏之推,北齊文學家、語言學家,還可稱為家庭教育家。他曾在齊、梁、周、隋等朝代任官職,為北齊黃廳侍郎。顏之推從小受到嚴格的家庭教育,博覽群書,學識淵博。他晚年總結(jié)自己一生的經(jīng)歷和體驗,著《顏氏家訓》以教育后代繼承家業(yè)、揚名于世。此家訓問世后,在社會上廣為流傳,是我國第一部內(nèi)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
《顏氏家訓》全書共有 20 篇,分為七卷?!缎蛑隆菲喈斢诒緯淖孕?,指出了寫作目的在于“整齊門內(nèi),提攜子孫”(《序致》)。剩余19篇從治學、為人處世等多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在諸多問題上對后世子孫提出了希望、要求,給予勸誡和勉勵。有關教育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勉學》、《文章》、《涉務》等篇章中。如《勉學》勸勉子孫要勤勉于學,嚴謹治學;《文章》論及如何寫文章;《涉務》篇認為士大夫處事應有益于世務,不能只是高談闊論等等。全書以家訓的形式,闡述了顏氏對社會政治、思想文化、倫理道德、治學修身等的見解,希望子孫深諳儒學之道,以達到“整齊門內(nèi),提攜子孫”的目的。
《顏氏家訓》中除了被大家熟悉、關注和研究的家庭教育理論,還蘊含有豐富的學前教育思想,在全社會越來越重視學前教育的今天,對這一經(jīng)典著作中的學前教育思想進行探究,對現(xiàn)今幼兒園教學和學前教育理論的構(gòu)建都具有積極意義。
《顏氏家訓》的特點是以長輩教訓后代的口吻進行教化,既有一定的人生之理,又有相應的教育藝術與方法。本文在吸取諸多前輩研究成果精華的基礎上,對《顏氏家訓》中的學前教育思想進行了以下的歸納和整理:
一、“教兒嬰孩”――強調(diào)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顏之推強調(diào)早期教育,甚至認為如果條件允許可實行胎教。他提及古代圣王的胎教方法:“懷子三月,出居別宮,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貌節(jié)之。”顏之推認為要培養(yǎng)出有德行的人才,家庭應及早對子女進行道德教育,因為:“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長大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如果不及早進行教育,等到壞習慣成自然時,再想校正它們就很困難了。正如孔子所說的:“少成如天性,習慣成自然”,少而不教,“逮于成長,終于敗德”。他還以自己的實例說明早期品德行為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顏之推在很小的時候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兄長“賜以優(yōu)言,問所好尚,勵短引長,莫不懇篤?!彼艢q以后,得到兄長艱辛撫養(yǎng),但兄長的教育卻是“有仁無威,導示不切”。顏之推受周圍不良環(huán)境影響,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如“肆欲輕言,不修邊幅”,等長大后想改正,但“習若自然”,很難改掉,真是追悔莫及。
現(xiàn)在的科學研究也已證明幼兒時期是人一生智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從出生之日起,孩子就是一個對周圍環(huán)境積極主動的探索者,在語言、動作、情感及社會性等方面有著驚人的發(fā)展?jié)撃埽彩莻€性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如能重視各方面的培養(yǎng),就能為幼兒今后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應為幼兒的近期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素質(zhì)基礎”。然而也應注意,兒童的年齡特征是身心發(fā)展尚未定型,易被“塑”的同時也易被“染”,這就要求施教者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父母威嚴而有慈”――強調(diào)對幼兒的教育要有教有愛
在早期教育中,體現(xiàn)其情感性的摹本要求便是愛教結(jié)合、慈嚴并濟。顏之推強調(diào)成人對于兒童需要愛護.他說:“骨肉之愛,不町以簡,簡則慈孝不接。同時,他又辨證地看到,單純的愛的投入而無教育的嚴格兢訓,則是不可以的,主張對待兒童應“威嚴而有慈”。他說:“吾見世間,無教育而有愛,每不能然;飲食運為,恣意所欲,宜誡翻獎,應訶反笑,至有識別,謂法當爾?!钡鹊綁牧晳T已養(yǎng)成,想要糾正制止也晚了:“棰韃至死而無威,仇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于敗德”。這樣溺愛子孫,其結(jié)果嚴重的會導致“傾宗覆族”的大禍。所以在教育方法上,他主張:“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币汛葠叟c嚴教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寓教于愛。父母對待子女的錯誤與缺點,要像醫(yī)生對待病人的疾病一樣,“用湯藥針灸救之”,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還可采取強制性的鞭韃方法,“使為則為,使止則止”。
愛子女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情感。但在培養(yǎng)子女的過程中,父母往往偏重于愛的一面而忽視教的一面。在獨生子女家庭眾多的今天,這一點尤其突出,專制性和放縱型的教養(yǎng)方式依然存在,顏之推所說的有愛有教,實際上就是我們今天提倡的民主型的教養(yǎng)方式,這種教育方式不僅適用于家長,幼兒園保教人員同樣應該做到。
三、“人之愛子,貴在能均”――強調(diào)要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
顏之推認為對待孩子要一視同仁,反對偏寵偏愛。他說:“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次弊多矣。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持,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
對于父母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然而五個手指總有長短,因此,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總難做到一視同仁,這樣做實際上有很多弊端。顏之推在家訓中援引了許多歷史事例來說明這個道理。共叔段之死,實際上是他的母親姜氏造成的;趙隱王如意的被殺,其實是他的父皇劉邦造成的。還有劉表的家族覆滅,袁紹的失地兵敗,無不是因為偏愛孩子造成的。顏之推希望用這些事例作為明鏡,為后人提供借鑒。同樣,現(xiàn)在有些幼兒[www.nIUBb.NEt)園的老師也會因為某些原因區(qū)別對待孩子,沒有做到“為了一切孩子”,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傷害?!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重視幼兒的個別差異,為每一個幼兒提供發(fā)揮潛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進一步發(fā)展的機會和條件”、“應承認和關注幼兒在經(jīng)驗、能力、興趣、學習特點等方面的個體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子女,是學校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原則。老師在對待幼兒時任何小小的偏愛,都會在孩子們中間引起不良反映,以致造成他們之間的分裂,影響各自品性的形成。被偏愛者往往自高自大,驕橫跋扈;被冷落者則自暴自棄,失去進步的信心。所以無論是“賢俊者”,還是“頑魯者”,都應同樣對待。

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mw74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