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影評

《SlumdogMillionaire》(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一部獻給孟買的影片,一部關(guān)于夢想的電影”,導(dǎo)演是英國名導(dǎo)DannyBoyle,是風(fēng)靡全球的《Trainspotting》(猜火車)導(dǎo)演。在我看這部電影之前,我并不知道是他執(zhí)導(dǎo)的,但在序幕拉開之后我卻帶著“誰是這部電影的導(dǎo)演”的懸念,激動顫抖著至影片落幕。今夜,我將以這段文字,來紀念這一次深刻的影音旅程。
  
   啊,此刻那印度音樂回響在我的腦海里,我便又重見杰瑪堅毅的目光和他眼里深深的嘲諷。
  
  這是一個被謊言蒙蔽的世界,揭開這層薄薄的面紗,即是你們一直最想看到的真相,但這真相會刺痛你,震驚你。正如杰瑪在拳腳之下對那對美國夫婦旅客所說的,“你想看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東西,這就是了!”那剛硬的童音里,赤裸裸的是印度貧民窟人民,或是全世界底層人民最憤怒的吶喊,最噴薄的爆發(fā),對虛偽世界、強權(quán)與不公平的沉痛的控訴!只是一句話,卻分明讓人感受到那清堅話語里的血與淚,怒與悲。Boyle對細節(jié)和對白的掌握和拿捏,在在是簡約卻深刻的。
  
  影片的一開始是一群貧民窟孩子在所謂的“私人領(lǐng)地”里玩棒球卻遭警衛(wèi)(錢權(quán)的爪牙?)驅(qū)逐的一幕。即使是貧民窟,周遭也是被錢權(quán)分瓜的土地。當(dāng)孩子們在貧民窟土黃色泥屋間,破落的扃巷中奔跑逃避警衛(wèi)的那時,我想起了前不久才看過的《CidadedeDeus》(無主之城),一樣的土泥房,一樣的土泥巷,一樣奔跑的貧民窟的孩子,盡管逃避的緣由有所不同,但那最原初的根由又怎能不發(fā)人深省。貧富差距所孳生的罪惡,貧富差距所孳生的不公,世界罪惡之源,錢權(quán)的追逐和交易,宗教沖突,帶來多少的血淚,不公,善與美的墮落!
  
  是的,正在這一刻,在地球的某些角落,還有槍聲,還有戰(zhàn)爭,還有硝煙,還有無數(shù)無辜、本可以安居樂業(yè)的百姓在槍火之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艱難地生存著。祈求遠離流彈,祈求兩餐溫飽,祈求不要在睡夢中無聲死去!?。∮卸嗌俑火埖耐恋馗闪蚜?,有多少豐沃的農(nóng)田荒蕪了,有多少墻倒下了,有多少房屋被摧毀了,有多少孩子在戰(zhàn)爭中死去,有多少無辜的百姓在所謂的宗教中被焚燒,有多少人無家可歸,有多少人刻著戰(zhàn)爭的烙印誕生或老去。我飛快地敲下這段語無倫次的文字的同時,想起了正在炮火之中的加沙地帶的孩子們在新聞圖片上的眼睛,我不能控制自己在模糊的視線之中,逃避他們驚恐的眼神。此時不禁又想起胡賽尼筆下的阿富汗少年,戰(zhàn)爭中的孩子,沒有童年。
  
  我無意于在這里譴責(zé)戰(zhàn)爭和宗教之爭,但我一下筆,這個無意識的譴責(zé)和控訴就已經(jīng)被賦予了。就如影片一開始,Boyle就打下了這個愛與和平的基調(diào)。不,或者他并沒有在這里強調(diào)愛與和平,但他在這部電影所攝取的細節(jié),所安置的片段,卻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這種無形的追求。他的基調(diào)是深刻的,他的目光是冷峻的,現(xiàn)實、回溯、記憶三者不斷穿插卻絲毫不混亂,畫面的切換緊密而微妙,隨著警察的質(zhì)問,回溯“百萬富翁”節(jié)目的“答案”,推開記憶之門……
  
  一個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教育的十八歲青年,打破了百萬富翁節(jié)目的歷史最高記錄,他是幸運的,但他說這是命運,而我卻只能說,這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關(guān)于同一個問題的不同體知,也即是他們在各自不同的階級里構(gòu)建的不同的“常識”體系。梁文道在他的第一本大陸出版時評集《常識》中自序里寫到:“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是因為此乃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確實,這是一個常識缺稀的時代,事實上,常識往往是因人而異。所謂經(jīng)濟決定上層建筑也即是這個道理,常識也是階級的產(chǎn)物,所以它必定也有它自有的信徒。兩個不同階級的人,他們各自歸屬于不同的常識體系,但往往,一個人的閱歷和經(jīng)歷,常常打破這其間的界限。這種界限是微妙的,因此,當(dāng)百萬富翁主持人提出那些對一個貧民窟的底層人民來說可謂是天問的問題時,杰瑪?shù)恼_答案讓他驚詫了,這種界限的突破讓他感覺到了某種威脅,或者說,赤裸裸鏡頭下千萬人面前一記耳光的侮辱。正如上層人士的舞會中,一個窮小子帶走了場上最美麗的備受尊崇的淑女那樣,讓在場的上層男士們覺得難堪。為什么會這樣,因為這是一個常識缺稀的時代。
  
  繞開常識,節(jié)目的一問與一答之間,儼然是一個貧民少年不尋常但卻又是底層人民屢見不鮮的經(jīng)歷,或悲慘的遭遇。這部電影以有限的畫面揭開了印度甚至是大多數(shù)國家的歷史和現(xiàn)狀,貧富的兩極分化,錢權(quán)的交易,宗教的沖突,國家機器的殘暴和黑暗。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宗教大國,宗教滲入到這個國家的政治與文化的方方面面,由于多種宗教并存,多少年來印度的宗教沖突越演越烈,沖突不斷激化上升,其中以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沖突最為嚴重。在殖民地時代,宗教成為殖民者分化和掌控印度意識形態(tài)的工具,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成為政治陰謀的無辜受害者。這一幕也正是影片中的一個重要片段,杰瑪在對節(jié)目提出的“摩羅神右手握著的是什么”這個問題中,回憶了童年的一段悲痛記憶,他對訓(xùn)拷他的警察說,“如果不是因為宗教沖突,我的媽媽不會死去”,杰瑪?shù)膵寢專贿^是眾多宗教沖突其中一個微小的犧牲者。而(wWw.NIubb.Net)千百年來,死于宗教沖突的無辜百姓,盡濃縮于這少年的這一幕回憶。他或許不知道印度紙幣1000元上的那個人是誰,是的,圣雄甘地。他也不知道甘地的非暴力學(xué)說為何物,但他卻是甘地非暴力學(xué)說失敗的最直接的受害者和見證者。一個題材的提煉,多么精煉而富有的,一個執(zhí)導(dǎo)者如此精準于題材的把握和情節(jié)、畫面的編排,是因為執(zhí)導(dǎo)者對其歷史有著深刻的認識和人文意識覺醒,才得以在那2.35:1的屏幕上延伸更廣闊的畫面,鋪展至鏡頭之外。否則,那幾分鐘的畫面又怎能承載這么沉重的憂傷和悲痛?
  
  寫至這里,先前的激動情緒已漸漸平穩(wěn),對于影片的思考也逐漸冷靜下來,但故事還沒結(jié)束。不公的控訴,悲痛的哀悼卻在無限的延伸之中。此時,影片巧妙切入故事的另一面。關(guān)于金錢的罪惡與愛情的美好。
  
  失去親人的杰瑪和哥哥舍利姆,中途加入他們的第三個火槍手拉提卡,被利用兒童乞討斂財?shù)姆缸锛瘓F首領(lǐng)普努斯及其犯罪團伙用一瓶汽水輕易誘拐,一瓶汽水帶他們進入了殘酷的生活。孩子們衣著襤褸破舊,像一群純真的小鳥涌入人潮之中,攤開他們的小手,以各種方式向路人乞討。最后,為了更好地博取路人的同情和施舍,普努斯以選拔歌唱優(yōu)秀者的騙局,將被選中的兒童以極其殘忍的方式用藥水弄瞎眼睛。性情兇暴殘忍的舍利姆親眼目睹了這觸目驚心的一幕,他無法控制內(nèi)心的激蕩嘔吐了。正當(dāng)普努斯要以同樣的方式誘騙殘害杰瑪?shù)年P(guān)鍵時刻,舍利姆將藥水潑向其中一個惡人,帶著杰瑪逃跑,而在一邊偷看這場新秀選拔的拉提卡見機也跟著逃跑了。兄弟二人跳上奔馳而過的火車,拉提卡追奔而至,舍利姆卻最終松開了搭救拉提卡的手。拉提卡在夜幕的微光中孤獨的影,成為杰瑪永遠的痛和遺憾,同時拯救拉提卡也成為他一生的堅持和沉默的信諾。

關(guān)注我們微信公眾號:mw748219